木柵集應廟(保儀尊王廟)遶境
聽說週六下午會有遶境活動,許久沒去湊熱鬧了!就跑去跟拍,跟著跟著,也就搭了遶境的便車,走到最後一個廟會,算是也跟著遶境儀式一圈了吧!
遶境的起點是木柵忠順廟(保儀大夫廟),目的地是木柵集應廟(保儀尊王廟),兩廟之間距離其實只不過兩公里,但遶境活動及是在木柵老地方大街小巷迂迴的繞,務必照顧到每條街道的信眾們。
起點的忠順廟準備了三太子及濟公、土地公迎送繞境的神像、陣頭與隊伍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們是前一篇文章中,我提到忠順廟前排練的國小小朋友
先是官將首到忠順廟迎接遶境的眾神像,這次有3~4個不同的官將首團隊,分別為三~七人的陣勢。
接著有很台的女子樂儀隊出場
貓空復興團
康元帥、趙元帥的巨型神偶出場
康元帥為粉紅臉,照片中可以看到巨型神偶是由一個成年人在裡面操作,只能透過神偶胸腔上方的洞口看到外面的視野,操作這個巨偶是件辛苦的差事。
三太子在廟口迎接趙元帥的到來,趙元帥為黑面
七人成陣的官將首到來
接著有幾頂神轎到來,裡面即將安放等回要繞境的神像。
木工雕飾華麗的神轎
遶境的隊伍開始前進
女子樂儀隊
康元帥、趙元帥
官將首七人陣
車隊
其中一台車上的兵器,每個兵器的造型都很有趣
因為途中遇到有設供品桌的店家,就要演示一下,所以車隊拖得蠻長的
虔誠的信眾在店門口捻香祭拜
官將首在店門口會進行驅魔趕鬼的儀式
其中一到兩位會進入店中繞行,達到驅趕的目的
另外一到兩位會待在門外,其各種陣式的表演,即是攻擊及圍捕眾鬼,使鬼魂無所遁形,以求安民保境。
外國人對這一幕也感到奇妙
在此特別介紹一下官將首的由來,據說官將首的起源為台北縣新莊市的大眾爺廟,因地藏王有感於人間妖孽鬼魅猖獗,八家將的力量難以降服,特命駕前護駕將軍鬼王升格為官將首。簡單的說,亦即就是專司鬼界治安的地下刑事組織。
官將首以三叉及多變的陣式表演、武術動作、華麗的臉譜為特色。官將首陣以三人成陣,中間手持『三叉』法器者為鬼王;另外二人則為『左右小差』,以陣式排列的方向朝前為基準,左側為大邊手執『虎牌』法器,右側為小邊手執『焱焰』法器。
鬼王手持『三叉』法器
官將首的大邊--鬼差,手執虎牌
官將首的小邊--鬼差,手執焱焰
手執焱焰的小差臉譜近照
另外官將首又有多人的陣式,其他的小差的法器分別為:(參照網路資訊)
手執金剛鎚的小差
手執寶劍的小差
手執貌似古燈(燈籠)的小差,不知道該如何稱呼這個法器
手執大刀的小差
另外他們會有特殊的步法與姿態
眾小差的臉譜近照,官將首的嘴中多帶有獠牙
官將首的陣式與八家將有點不同,
關於官將首的表演有許多民俗技藝團,其中九天民俗技藝團為文建會補助團隊,聘有大學教授擔任其民俗藝術指導,亦聘請國術系、舞蹈系專家擔任他們的動作指導。試圖透過這個方式,使民俗技藝能夠有學理的研究與支持,更能夠傳承到下一代。也因此他們頻頻獲得國內外劇場的表演邀請。
點此可以觀看該團的表演 http://www.chio.com.tw/page3-5.htm
遶境活動是台灣道教慶典中常有的儀式,中南部的眾多媽祖廟更常有數百公里、數日徒步的繞境活動。繞境活動對於沿途的信眾來說,是一種雨露均沾的感受,且早期對於安撫民心起了許多作用。對於全程跟隨的繞境信眾來說,更是考驗其虔誠、耐力的一項儀式。
在康元帥、趙元帥的巨型神偶後方,常可看見一個人拿著椅子,其目的是待隊伍行進等待時,讓巨型神偶內的人可以暫時坐下,否則長時間扛著神偶,也是很辛苦的差事。
官將首在路邊擺出陣勢來!
沿途會有信眾燃放鞭炮與沖天炮助陣,所以常充滿煙硝味。
在抵達目的地集應廟後,各式的神祇會在進廟前,於廟前廣場進行一場拜廟之禮。
官將首行拜廟之禮以前,會有兩位快跑到廟前,操演完之後就進廟裡行禮,然後衝出廟外,與其他隊員共同擺開陣勢,才整隊一同進入廟中。
擺動雙手的趙元帥
神轎進廟前,會先燃放鞭炮,頓時轟天巨響,火光四射,場面極為震撼。
這位外國人則看得很入迷
進入廟中的神像,則會安座於大殿當中,由廟中年紀大的執事者及廟方主委共同主持。
為何集應廟(保儀尊王廟)多在北部地區呢!是因為約400年前,福建泉州安溪人,高、張、林三姓移民來臺北開墾,因泉州人善於茶作,所以選擇文山的山丘地種茶,同時帶來他們的鄉土保護神--保儀尊王、保儀大夫。開墾土地從景美一直拓展到木柵、深坑、石碇鄉,人口也越來越多,因此就將集應廟拓展成三座,分別為景美市場內的高氏集應廟、武功國小附近的林氏集應廟及木柵國中對面的張氏集應廟。
門外可以看到對聯"保土佑民萬世子孫永祀,儀行忠心百代聖君尊王",由此可知為何叫做保儀尊王囉!並不是服裝儀容的典範。是因為唐代張巡、許遠誓死護城的保土儀行為後人所敬仰,才會被當做神祇來祭祀。